一字之巧

一字之巧


  • 内容
  • 评论
  • 相关

     

640.jpg

      如果有一个简单而有用的技巧,能帮助你更好地教育孩子,你是否愿意学学呢?真的很简单,说话时多用一个字就行。从消极到积极,从昏暗到明亮,仅一字之遥。

        研究成长型思维的斯坦福教授Carol Dweck 曾在一个TED演讲中提出了一个概念——The Power of Yet(“还”的力量)。英文“Yet”意思是“还”。“还”字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呢?研究表明,常常用到“还”字的人,拥有成长型思维,更能积极发展自己。

        在孩子否定自己的时候,你给他这个字,看看效果是否一样?

        孩子:我不知道。你:你不知道(而已)。

        孩子:我做不到。你:你做不到(而已)。

        孩子:我不明白。你:你不明白(而已)。

        有了这个“还”字,孩子会知道,困境可能被冲破。他会有信心不断努力,今天比昨天好,明天比今天好,从而获得收获成长的动力和理由

        据说在美国不少小学教室里,这个“Yet”贴得到处都是,孩子们会被时刻提醒 “The Power of Yet”,以拥有积极正面的思维方式,不为放弃努力找借口。

        家长们也理应如此。在对待孩子的问题时,轻易定论是目光短浅的表现,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。

        从教以来,我接触过不少爱子心切却用错方法的家长,或许是为了寻求老师更多关注,他们常常说出如下话语:

        我家孩子什么都好,就是胆子太小,请老师多鼓励他。

        我家孩子很内向,请老师多鼓励他回答问题。

        我家孩子反应慢,请老师上课多关注一下他……

        他们没有发现,这些话语指向的孩子,则往往噘着嘴、垂着头站在一旁,无奈地接受着最亲密家人的否定,这是最精准无误的伤害,仿佛一支支利箭,一次次射中箭靶,扎碎了孩子脆弱的自信

        我只能一遍遍摸着那些可怜孩子的头,不迟疑地回答道:“放心,我会多关注孩子。但孩子还小,这些情况只是暂时的,他在不断成长,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好。”

        在孩子否定自己时,我们可以用“还”来帮助他。

        在家长试图否定孩子时,也请用“还”来提醒自己。

        给自己一个冲破藩篱的可能,让孩子不惧充满挑战的人生

        感谢阅读,与您共勉。


注:“还”字包含的意思是“只不过是暂时”。

1496404482525130.jpg

扫描二维码关注“豆豆话吧”

本文标签:这篇文章木有标签

版权声明:若无特殊注明,本文皆为《豆豆老师》原创,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。

本文链接:一字之巧 - http://www.7cdd.cc/doudou/279.html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