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人都是大王
第一,太花时间:全班48名孩子,每个孩子说1分钟,1节课40分钟都不够,很多孩子上台后,组织语言、停顿、思考,往往会将时间延长至3——5分钟; 第二,违背初衷:谈感受是为了更好地阅读,然而如果希望每位孩子都能上台,需要两三节课,甚至挤占阅读课时间,实属喧宾夺主; 第三,周期长、内容少:一月一次,每次从当月阅读的数十本书中,仅挑出一本,作为分享主题,在耗时长、效率低的背景下,更不划算。更何况,还得麻烦家长们,为孩子提供技术支撑(做PPT),无形中给家长们增加了负担。 我想,能否用一种方式,完美解决上述所有问题? 上周,灵光乍现,我苦思很久无法解决的问题,忽然解决了。 那是一次例行阅读课。就在上课前几分钟,我忽然想到了一个方案,觉得或许可以一试。 我被这个念头驱使,不由兴奋起来,赶紧走进教室,提前开始准备。 上课铃响了,在阅读课开始前,我告诉孩子们,今天的阅读课和以前有所不同。孩子们抬起头,好奇地看着我。 我告诉孩子们,在阅读时,请留意自己所看内容,并在下课后,打好腹稿,选定本节课你最喜欢的一本书,在班群上作语音分享。 “啊?”孩子们纷纷张大嘴,还没缓过神儿来。 我掏出自己的手机,打开QQ,登上班群,调出语音按键,告诉孩子们,说话时,手按住语音键,嘴对好收音孔。介绍自己姓名、书名、阅读感受即可。 然后,我宣布阅读开始。 对自己最喜欢的阅读课,孩子们没有半分钟浪费,虽然心中或许还有丝丝疑惑,但他们很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,埋头入迷地阅读起来。 我发现,这样带着任务去阅读,而且还是迫在眉睫的任务,孩子们读得比以往更认真了些。 如小源源,整节课可谓全情投入,下课抬起头时,面颊竟在寒冷的冬日也泛起了红,显见是读得太过专注,大脑不停运转,血液高度集中在头部所致。 对孩子们能否完成好这一新任务,我还是很有信心的。 第一,手机带来的亲切感、娱乐感,让原本枯燥的分享显得不再那么一本正经,孩子们使用起手机来,应该也没有任何技术障碍,会让他们平添几分信心。 第二,按住语音键分享,让分享者不用面对全班同学,很多内向的孩子也敢于展示自己,不再紧张,从而减少很多因害怕而结巴、停顿的时间,对表达原本就很流畅的孩子,更能锻炼其语言的概括、凝练能力。 第三,用手机分享,孩子们可以随时利用任何一节课余时间,手机在手,机会全有。随时随地分享,不用麻烦家长,更不需占用课堂时间,更高效。 第四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,以往的“故事大王比赛”,仅仅是我欣赏孩子们,和孩子们互相欣赏。而上传到班群的阅读分享,不仅孩子们回家可以用家长们的手机回放收听,同时也让家长们第一时间,就能欣赏每位孩子的精彩表现,对比以往只有少数家长通过做PPT,参与其中的“隔靴搔痒”,这样的呈现方式更接地气、更全面、更新、更及时。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,孩子们依依不舍地从书堆中抬起头,待他们安静有序地还书后,我欣喜地发现,孩子们竟自觉地到我面前排起了长龙。 当然,排在最前面的,还是那几位最活跃、最乐于表达的孩子,但我发现,不少平时内敛、一有上台机会就往后躲的孩子,也出现在了长长的队列中… 教室里,孩子们的阅读分享在继续;班群上,家长们的反馈也异常热烈,大家纷纷为爱阅读、敢分享的孩子们点赞、鼓掌。 我不时瞄一眼手机,告诉孩子们:“XXX叔叔、XXX阿姨又为你们点赞了!”“哇!你们好多粉丝,看来你们说得都真好呢!”孩子们更激动了,好些还没有轮到的孩子不停往前凑,想快点分享。 今天是第二次阅读课,课后的分享,我为了增加孩子们的仪式感,特意神秘兮兮地将小阳台定为“录音棚”,每组3人放行“录音”,孩子们更雀跃。 孩子们录音时,我并没有进“录音棚”。隔着玻璃门,我发现,和第一次比,很多孩子的录音时间更长、表情更自然、神态更放松,从最初的拘谨,到和说话一样自然,孩子们已经把阅读后的语音分享,当作和吃饭、喝水一样稀松平常。 没有包袱,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,我希望阅读和分享,对孩子们而言,真正成为自发的需要。 数学课开始后,我拿出手机,坐在办公室,戴上耳机,挨个听孩子们的分享,发现不少有趣之处: 小晨轶:大家好,我是小轶,今天我看的书是《大嘴狗》,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交朋友,学会了认识自己,以及一些有用的知识。谢谢大家。 小鑫宇:大家好,我是小宇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美国经典专注力大书》,这本书让我集中注意力寻宝,锻炼了我的专注力。 小雨琪:大家好,我是小琪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漫画万物由来之盐》,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盐是怎么来的,它是从海里来的。红海里的盐比普通的海盐含量高,我还学会了一个小实验,就是如何让鸡蛋浮起来,只要你向水中投入适量的盐,鸡蛋就能浮起来了。 小书豪:大家好,我是小书豪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法布尔昆虫记之萤火虫》。这本书让我知道萤火虫如何发光,以及青蛙看见萤火虫时,觉得很美。 小楷伦:大家好,我是小楷伦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法布尔昆虫记之螳螂》。书里提到螳螂是一名快刀手,它会杀死很多昆虫,看到它会杀死这么多昆虫,我很悲伤。 小俊融:大家好,我是小俊融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漫画万物由来之豆腐》。今天我看的书我觉得很有趣,因为我本来不喜欢吃豆腐,可书中介绍了很多种豆腐,如:麻婆豆腐、牛奶豆腐等,我觉得很美味。 小林悦:大家好,我是小林悦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漫画万物由来之米》,它告诉了我米怎么做才好吃,还告诉了我米是怎么来的,它教会了我很多知识,我觉得很好看。 小逸雅:大家好,我是小逸雅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漫画万物由来之面条》,它告诉了我面条早在宋代就有了,它还告诉我面条要搭配什么调料才好吃。 小文妍:大家好,我是小文妍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飘着幽灵的小房子》,有一个小朋友来到一间充满幽灵的房间,没想到幽灵可以变窗帘、当被子、做布桌,我印象很深刻。 小彬湉:大家好,我是小彬湉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我是数学谜之动物拔河赛》,书中讲到了“对比”、“公平”,拿拔河来说,两边力量一样才算对等。
小文轩:大家好,我是小文轩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漫画万物由来之面条》,它告诉了我面条是从哪里来的,面条的故乡在哪里,面条是如何制作的,面条的配料有哪些,我学到很多有关面条的知识。比如:面粉如何来的?很简单:稻米去皮,放进石磨搅拌成粉就行了。还有一些小知识,如:拉面必须先加水再拉,这样它才不容易断。
小林蔚:大家好,我是小林蔚。今天我看的书是《飘着幽灵的小房子》,书中讲了有一个小女孩什么都不怕,她走进了一座小房子。哇!房间里到处都是幽灵,可这个小女孩是个小女巫,她的工作就是抓幽灵。于是,她将这些幽灵中的大多数都变成了窗户,其中一个变成了一张桌布,一个变成了一张沙发垫,还有两个变成了一张床单。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我们应该像这个小女孩一样,什么都不怕,抓不完幽灵不罢休! 还有小凡荣、小涛、小耀霖、小桐儿、小灵儿、小源源、小佳美、小睿敏、小林峰、小诗涵、小思彤、小明熙、小紫馨、小可欣、小诗怡、小臻、小梓涵、小欣怡等宝贝的分享,因篇幅原因,在此就不一一摘录了。 其中,有什么有趣之处呢? 第一,大家可以发现,因为在一节课中可以自由借、换,所以很多孩子不止看了一本,但不少孩子却在分享时都选择了同一本。 这些书,就是孩子的兴趣所在。 一些贴近生活、图文并茂的书,很受孩子欢迎。如《漫画万物由来》系列;一些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书,同样也受到孩子们的追捧,如《飘着幽灵的小房子》。 第二,对比不同孩子分享的同一本书,能发现孩子们的观察角度、表述方式、吸取到的信息量、阅读感受等,都有较明显的差异。 这也再次提醒我们,每位孩子都是独特的,每位孩子通过自由阅读、自主表达,都吸收到了独一无二的知识,没有可比性,同样值得肯定。 不需要站上台,一样可以做分享。 轻松、自信、发乎于心,人人都是故事大王。 希望这样的“阅读+分享”形式,能在我们七彩豆豆班,继续优化,陪伴孩子们在阅读之路上,继续前行。 感谢阅读,与您共勉。 扫码关注“豆豆话吧”豆豆老师个人公众号! 每月,我都专门辟出时间,让孩子们谈谈当月阅读感受。在我班,这叫“故事大王比赛”。它一直很受孩子们欢迎,不过近来,我发现这样有问题。